“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正值秋意盎然、硕果盈枝的美好时节,我校作为教育部国培计划实践基地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于9月至10月间,先后迎来北京、青海、河南、湖南等地共8批次、500余人到校交流学习。在秋日的附小校园里,一场场思想碰撞接连上演,一次次经验交融不断发生,正共同织就跨区域教育共生共长的活力经纬。
历次接待交流活动,均为我校展示办学成果与师生风采的重要契机,面对每一批远道而来的教育同仁,我校教师团队始终以高度的专业精神与饱满的教育热忱,向各方来宾充分展现附小深厚的育人底蕴与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
课堂是传递育人温度的核心载体。教学展示环节中,马恒一老师执教的道德与法治课《保家卫国》,以情理交融的设计搭建情感桥梁,用深入浅出的案例叩击心灵,在思辨互动里激发学生家国认同与社会责任感,其 “立德树人” 的实践获嘉宾高度认可。
彭劲虹老师的戏曲课《白兔记》,则将传统非遗艺术融入教学。学生在一招一式的唱念做打中体悟经典韵味,在学科融合的创意里感受文化深度,让课堂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场域。
在主题分享环节,赵梦婷老师的《花儿为什么这样 ——湖南一师一附小红色信仰启蒙教育实践探索》、戴娜老师的《以教育家精神培育 “大先生”》、陈静老师的《阅读,解锁生命成长的更多可能》、陈洁老师的《浸润美育心灵,传唱民歌新韵——核心素养导向下民歌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等报告,系统阐释了学校在学生红色信仰启蒙教育、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发展、大阅读生态体系构建、美育“+”全域浸润行动等方面的探索路径与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彰显了湖南一师一附小鲜明的育人品格与深厚的文化追求,也为新时代基础教育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实践样本。
除了课堂教学与主题分享,校史文化传递也为交流增添了厚重底色。赵梦婷、向曦、董玲三位老师及红领巾讲解员,以深情且专业的讲述,将我校历史脉络与文化精神娓娓道来,让来访嘉宾触摸到附小的教育根脉,深切感受深厚办学底蕴。
本次系列教育团体接待活动,为我校系统梳理并展示百年办学底蕴提供了重要平台,有效助推了教学经验的凝练与教育品牌的塑造,我校的实践成果与师生风采得以全方位展现。这既是响应国家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 “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 政策导向的积极行动,也为探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附小智慧。面向未来,湖南一师一附小将继续秉持开放共生理念,深化与全国教育同仁的协同创新,在构建更广泛教育协作网络的进程中,持续发挥百年名校的引领辐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