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教师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师培训 > 学习交流 > 正文

深化课程教学评价改革 提升信息时代教学品质 ----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师暑期赴浙江大学培训报道(二)

作者:编辑:曹向荣发布时间:2018-10-22浏览次数: 来源:

深化课程教学评价改革 提升信息时代教学品质

                  ----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师暑期赴浙江大学培训报道(二)

撰稿:谢洁   审稿:余运群 戴娜

 

封面图

西子湖畔话诗意,浙大学府求真知。浙大第二天的学习在老师们的满满期待中,在华家池的晨风荷香中拉开了序幕。“求是创新”是浙江大学的优良传统,无独有偶,第二天的课程正是“是”与“新”的完美结合。

 

上午,为我们授课的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方张松主任。初见方主任,一身白底印花的T恤,军绿色休闲裤,打破了我们一贯对于“学者”“教授”的严肃印象,显得亲切自然,充满活力。方主任在讲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教育评价改革》这一主题时,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将一个个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学员们生动的演绎与深入的诠释,语言幽默,观点新颖,发人深省。方主任提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教育取向是有选择性、多样性的,而考试是对教育的健康体检,最终应该指向人的发展。方老师细致分析了目前国内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的评价指向,指出高阶段的能力思维评价(分析综合、反思评价、创造创新)中的最后一项创造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的重视。另外,方主任还以紫阳小学为例,列举了学校在开发核心课程中位居首位的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些方法和举措,为我们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更理性地为孩子选择书籍、量化阅读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而关于课程教育评价板块,方主任更是通过几个国内外真实的案例,渗透了一系列的治学真理。例如:在课堂中,师生关系最理想的是像朋友一样;教师的智慧体现在语言智慧、个人修养及专业素养中。其中专业素养中的提问技巧则是课堂质量的生命。老师评价反馈语既要有鼓励功能,也应具备专业导向功能,若能将一些枯燥、深奥的概念,通过一个个贴近孩子生活的事例讲述,是最能考验一位老师的语言智慧的。听后,我们更是深感:这位拥有大智慧的老师正是我们眼前这位年过半百,却仍像个大男孩般的方张松主任。

 

下午,为我们讲述《信息时代技术如何提升教学品质》的是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章苏静教授,为我们讲述的是一门需要敏锐思维、极强整合能力的现代化课程。这位梳着长长麻花辫的教授,双眸深邃,气质不凡,一时间让我们忘记了她的年龄。章教授以一本名为《北京折叠》的中篇小说入题,告诉我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优秀的人会用互联网迭代升级自己的知识,利用各种高效工具把不会的人甩开,从而引起我们的思考:作为教师,如何用互联网迭代升级自己的知识呢?尤其是当未来人工智能将替代目前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即对已有知识的积累时,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什么的能力呢?今年开始,教育部将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当学的工具、教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课的形态都在发生改变,教师应该如何用信息技术改变自身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内外运用好现代教学技术,如何通过各学科的资源整合,从而更合时宜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授“手机重构教学方式”时,章教授现场向我们演示了“一部手机”如何重构课堂,而一系列的优质手机应用软件在课堂上的运用更是引起了老师们极大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章教授还指出“游戏”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将信息技术、游戏、教育相融合,重新思考我们的教学方式。最后,她指出:若是教师不能紧跟瞬息万变的时代,则教学品质也将受到制约。与方张松主任一样,章教授也提到了“学科整合”。由此不难发现,若期望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长足发展,创新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整合各学科优势则显得尤为重要,而毫无疑问,这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一场讲座都是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教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可谓是异彩纷呈。他们精辟、独到的见解令人叹服,对教育工作的钟情和热爱溢于言表,于我们而言,不仅是学习理论、提升思想,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

精彩图片

  • 1
  • 2
  • 3

最新要闻


版权所有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Copyright ◎ 2010 www.ysyfx.com.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湘ICP备100080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