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深耕结硕果,绘本育人绽芳华
——我校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向阅读素养提升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研究》顺利结题
2025年6月25日,长沙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课题《指向阅读素养提升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研究》结题鉴定会在我校会议室举行。长沙市教科院理论研究员蔡星、天心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书记余战勇、湘江新区教师发展中心理论研究员谢福胜、长沙县教育科研中心理论研究员王丹组成的专家组,与我校领导及英语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凝聚十年探索成果的重要时刻。
多维度汇报,呈现研究全景图
活动伊始,副校长江波兰代表学校向莅临指导的专家领导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感谢。随后,课题主持人董玲老师代表课题组进行结题汇报。董老师围绕 “前期准备与问题诊断”“理论内化与资源开发”“实践应用与策略生成”“成果凝练与辐射推广” 四大方面,以多模态形式展开立体汇报,系统梳理了英语组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探索阅读能力与品格协同发展的校本实践路径。
赵梦婷老师以《Spike Says》课例为切入点,生动阐述了如何通过绘本故事实现自然拼读规则与阅读兴趣的双向激发。张佩怡老师作为英语国际文化周项目负责人,以《在阅读里聆听世界的声音》为题,分享了学生通过绘本阅读开展“各国节日文化探究”“双语故事创作”等活动案例,诠释绘本作为跨文化理解桥梁的育人价值。
三个汇报互为补充,全景式地呈现了课题研究的探索历程。从2015年萌芽构思到2021年系统立项,再到2022年自编校本教材落地课堂,英语组在董玲组长带领下,依托学校 “大阅读”理念,以“让绘本成为儿童看世界的一扇窗”为愿景,十年深耕指向英语阅读素养提升的系统研究,构建了“资源分层开发 — 教学学段递进 — 评价双维导向”三维进阶体系,形成了绘本资源分级标准、教学学段递进策略、活动育人双轨机制、能力—品格评价观测体系等核心成果,实现了从“教绘本”到“用绘本育人”的转变,构建了“资源分层化、教学学段化、评价双维化”的小学英语阅读素养培育模式,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实证,为区域校本化实践提供范式。当孩子自信用英语讲故事、家长反馈孩子因绘本爱上英语时,教育者眼中的光芒便是对初心最好的回应。
专家高站位点评,指明优化方向
课题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认真查阅了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在课题结题意见反馈环节给予了整个课题研究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王丹老师评价课题“理论站位高、实践做得实、成果推得广”。王老师说:“这是我看过最扎实的绘本教学研究!从校本教材开发到三维体系构建,真正实现了教、学、研一体化,为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提供了范式样本。”谢福胜书记评价此课题:“难能可贵的是,你们把绘本做‘活'了!《Spike Says》课例展现的拼读融合策略,完美诠释了寓教于乐的真谛。”
蔡星老师如是说:“我看到了课题最动人的成果——这不是简单的语言学习,不是简单的英语绘本故事的讲述,而是文化自信的培育!”天心区余战勇书记高度肯定此课题的辐射影响,“一个课题带动全校绘本之力课程群的建设,这种‘学科+阅读'的融合创新,值得在更大区域推广!”专家团队还对课题如何持续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经过在场专家的讨论,一致同意本课题结题。
大阅读理念领航,再启育人新征程
多年来,附小始终秉持“大阅读造就大气象”的理念推进教育改革。英语组的绘本教学研究作为大阅读体系的重要板块,经过十年实践,不仅成为了学生开启英语学习的钥匙,更成为连接个体成长与多元文化的双向通道。如今,“绘本之力” 课程已覆盖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等多个学科,成为滋养学生 “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重要载体。
一本绘本,十年耕耘;一颗初心,万千气象。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此次课题结题既是对十年探索成果的系统凝练,更标志着大阅读理念下绘本教学研究的新起点。英语组将以结题为契机,持续深化跨学科课程群融合实践,让绘本真正成为链接文化认知与教育创新的双向纽带,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附小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