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学校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正文

战火中书写教育奇迹——湖南一师一附小120年校史回望(1937-1949)

作者:办公室编辑:颜旺发布时间:2023-05-18浏览次数: 来源:

战火中书写教育奇迹

                                    ——湖南一师一附小120年校史回望(1937-1949)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为避日寇空袭,第一师范于1938年2月迁往湘乡办学。是年夏,附小也随之迁湘乡。由于当时上拨经费不足,附小全体教职员自动捐薪一月补助迁校费用,经过附小同仁的努力,将学校所有各项教具二千四百余件,图书七千八百多部,仪器标本一千三百多种,以及80人用的学生寄宿设备全部运到了湘乡县娄底镇,避免了一场损失。

  附小迁到湘乡后,设本校于娄底涟碧书院,并在师范部所在地西阳塅蓬嘉台附近的杨家祠堂开办一所分校。1939年2月,西阳分校随师范部迁往安化桥头河,设在观澜书院。

  1944年夏,附小本校也迁往桥头河温塘,仍分两处办学。全校共14个班,在校学生550人左右,教职员33人。课程仍按迁校前安排,但因战时教材供应困难,各科大多是自行编选油印教材。教学仍采用“设计教学”和“道尔顿制”,对待教学工作仍如迁校前那样严谨认真,“虽因环境险恶,然本校迄未稍辍”,教学秩序井然。

  这一时期的训育目标是:“根据部颁小学训育标准,训练儿童以养成奉行三民主义的健全公民”。在训育工作上,学校仍然坚持迁校前采用的“多用积极训导、少用消极训导”“个别训导与团体训导并用”“学校训导与家庭训导并用”等原则;在实施中,继续强调和坚持学生的自治活动,并加强抗战时事教育,开展抗日宣传、救济难童、防空演习等活动。


  抗战胜利后,附小随师范在1946年春季迁回长沙。附小本校暂在北门大王家巷借址办学,1949年7月才迁回中山路原址。附小分校则一直随师范部设在河西左家垅。当时国民党政府积极准备发动内战,政治腐败,经济萧条,办学条件极为困难。经过教职员工的努力,附小于1946年下期即招生开学,本校开始有6个班,后扩至12个班;分校一直保持4个班。

  后来,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深入人心。1948年,附小教师中有的成了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中的积极分子,更多的教师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进步团体“长沙市小学教师互助会”的活动。他们在中共地下党小教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政治宣传教育,组织师生学习时事,使广大师生认清了形势,鼓起了斗志,积极投入到解放前夕的护校斗争和迎解工作中去。

  民国时期即从1912年上期至1949年上期,附小共毕业17个班,毕业学生共1998人。






精彩图片

  • 1
  • 2
  • 3

最新要闻


版权所有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Copyright ◎ 2010 www.ysyfx.com.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湘ICP备100080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