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源于思,思起于学
——浙大学习心得
为期一周的浙大学习之旅,在大家从心底洋溢出的自信微笑中,圆满结束了。这场通识培训,对于同行的每一位老师来说,必定是受益良多的,即使我们教授不同学科,面对不同的学生,也无例外。
翻看这一周,两本记录满满的笔记,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座美丽的校园,和伙伴们一起穿梭于不同的教学楼之中,聆听着不同知识领域的专家教授们传经送宝、指点迷津。他们或幽默诙谐、或风度翩翩、或干练沉稳、或诗情画意……每一位老师的课堂,就像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为我们开启了一番新视野,不禁开始回味着、思索着……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也最受启发的是方张松老师分享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教育评价改革》。首先,方老师从宏观上谈到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教育取向是有选择性、多样性的。其选择性体现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有选择课程的可能性;初中阶段,让教师有自由开发课程的权利;高中阶段,让学校有自主课程建设的空间。在小中高各阶段,都有不同的选择范围。而谈及多样性时,则是立足于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从参与学习、个性化课程设置、实现特色发展中有所体现。就我所任职的一师一附小而言,课程改革教育也是落到了实处的,例如:学校引进的优秀师资队伍所带领的围棋社团、管乐团、足球队、篮球队、舞蹈队、合唱队等等,学生可以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加入。本校教师如有自己的专业特长,也可以申请与之相关的社团,招收学生,例如:主持人社团、田径队等等,一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课程开发,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在此领域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与此同时,方老师谈到“考试”这一话题时,就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考试不光是考察学生的识记、理解、应用能力,也应该检测其分析综合、反思评价、创造创新的能力,检测的时间越长信度越高。考试题目在设计时,关键要看能否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非机械的“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在目前教育环境下,为学生减负逐步落到实处。最突出的一点则是很多学校都取消了单元考试,而是精简为一学期两次的期中、期末两次阶段性检测,更甚至有的学校只有期末一次检测。这样对于出卷老师来说,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各单元中的重难点知识,出现在客观题中之外,主观部分的词句运用、阅读理解、写话写作的语言则需要考察学生能够将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动,其考验的则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了。
近年来,在出现频率极高的“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中,方老师就最为重要的阅读能力也为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第一是需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一学期有九至十本为宜;第二每天至少保证有三十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三则是阅读内容的选择,建议家长有意识地进行干预、引导,忌读无营养且有错误价值导向的漫画书,可以选择关于认识人物、事物的传记、科普类书籍,也可以是故事类、文学类等纵向相关的书籍。忌看电视时间过长,这是导致孩子注意力缺失的一大原因,可以多陪孩子到户外走走,背包里带一些有趣的书籍,让孩子的生活尽可能地多与优秀书籍为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由此,不禁让我联想到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所谈到的一个话题:今后高考发展,将更加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如果我们仍像以往一样,认为教好手中的教材,让学生学好课本以内的知识就万事大吉的话,语文教学将走进一个“死胡同”。高考中设置的百分中十五的课外阅读,部分学生将无从下笔。那么,就如今的教育形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做些什么呢?回到自己的教学班级,阅读教学中所提倡的“亲子阅读”也已开展有一年之久,无论是班级中开展的“阅读小列车”“读书分享会”还是每月“阅读之星”“优秀阅读记录册”的评比,都在不同程度地在班级内外营造来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今后,我还将结合方老师讲座中谈及的一些观点、做法,适时运用到自己的阅读教学中,从而促进一系列阅读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
关于课程教育评价板块,方老师更是通过几个国内外真实的案例,将一系列的治学方法渗透其中。例如:在课堂中,师生关系最理想的是像朋友一样;教师的智慧体现在语言智慧、个人修养及专业素养中。其中专业素养中的提问技巧则是课堂质量的生命。老师评价反馈语既要有鼓励功能,也应具备专业导向功能,若能将一些枯燥、深奥的概念,通过一个个贴近孩子生活的事例讲述,则最能体现一位老师的语言智慧。所以,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需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用心体会他们的思想,给予的反馈才是最有实效且有一定积极效应的。由此,不禁让我想起近日读到《倾听着的教育》一书,书中李政涛博士提出:“倾听”是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本体性要求。人人都有倾听与被倾听的需要。 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尊重并着力去发现“倾听需要”,呵护、满足和提升“倾听需要”,我们的教师是否有倾听的敏感、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是教育能否成功的起始所在和关键所在。一堂课,教师从提问到倾听再到反馈,如能与学生之间架起平等互助、共同学习的“桥梁”,那这样的课堂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的浙大学习之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浙江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了浙大深厚的历史文化,更是在这样的深入学习、交流、反思中,碰撞出了彼此那份对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璀璨花火。
谢洁
201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