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孩子更好的自我表达
——想象画教学的思考
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爱因斯坦。
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肯尼迪
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麦考莱。而培养和挖掘孩子的想象力也成为当下教育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方向。
绘画是最能培养孩子们想象力的方式,他们往往能通过想象,构想出奇幻、美妙、荒诞的主观世界影像。儿童阶段想象画的目的在于思想启发和创意的培养。在于唤醒孩子的生活经验及内心所想的事物。“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是艺术表达的张力呈现。它给予了孩子心理的自由,想象的自由,表达的自由。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
例如:
1. 老师,想象是不是可以随便乱画?
2. 老师,我想的出来,但是画不出,怎么办?
教学中出现的这样的问题,也让我时常在反思到底想象画教学应该怎样落到实处,于是,怎样启发孩子在艺术的海洋中学会思考,并将头脑中的奇思妙想顺畅地通过画笔表现出来,是我本学期微问题研究的重点。
一、观点
(一)孩子的想象画是基于生活经验的表达。
经验,是儿童绘画的基础,他包括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感受和情感,与其心理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儿童经验是儿童主动与环境,与人,积极互动的结果。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发现,在教学中,我以不同的主题出发,努力营造场效应,让孩子通过观察生活、观察同伴,让孩子在交流和实践中逐渐形成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并以此去思考和行动。
1、个人爱好驱动下的主题式的绘画表现:
(1)李佳轩绘本作品《漂流少年历险记》、《太空游记》
这个孩子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大,知识面很广,尤其对科幻题材的书籍非常感兴趣,跟他平时聊天的过程中就知道他看过很多这些题材的书籍,阅读想象的空间是巨大的。他能通过画笔把脑海中想象出来的画面一幅幅流畅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他积累的阅读量。
(2)个人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主题式绘画表现:谢睿哲《我的超能力》
这个是一个非常内向、敏感、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孩子。对于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会经常结合生活中自己的观察,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出来。同时将他们画出来。这个学期,他还在集训队根据平时积累的想法创作出了一本很有意思的绘本故事《奇思妙想》。目前孩子继续的创作
二、想象画是孩子内在愿望和想象力的结合。
在这个年龄段,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还不足以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因此绘画成为他们表达自身的第二语言。而想象画,则是让儿童在相对宽松、轻松的状态下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愿望诉求。在课堂上我借助素材进行引导,青蛙通过想象实现了自己飞行的梦想,鱼儿通过想象实现了自己行走的梦想,你有什么心愿是很想实现却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达成的吗?
例如:
(一)例如四年级的很多孩子呈现了这样的作品
贺楷博:很想设计一台时光穿梭机,穿梭回2007年,见证自己出生的时刻。
傅宣雯:可以设计一台机器,让自己每天都能在睡梦中完成吃喝拉撒
脚踩烽火轮,加速上学不迟到。
他们都是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在完成客观世界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同时也在表达着自身的愿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渴求。
二、常规课的尝试
除了在集训队上以主题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作绘本,我还希望能把自己的想法融入我的课堂。这个学期,借着青蓝赛课这个契机,我也大胆地进行了一些想象画教学的尝试。并以一堂《这个地方有点怪》的公开课作为尝试的结果的汇报。
在这个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点:
(1)提供丰富的视觉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作品
不同的人,因为个人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件作品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感性认识不是凭空而出,需要依托视觉经验。所以我搜集了很多设计作品和视觉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调动记忆中的形象储存,通过联想,将有关联的事物整合起来进行创作。 这些素材,包括富有想象力的带有超现实主义的绘本作品,例如《疯狂星期二》、《七号梦工厂》、《他们都看见一只猫》。还有很多脑洞打开的视觉设计作品,例如海报设计等。
(2)对惯常事物的打破
好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内心的想法。
1、放大或缩小
放大、缩小的方法是引导孩子们在两个外形相似的事物之间建立迁移联想,并通过放大或缩小的方式打破事物的常规。例如:西蓝花变大树、草莓变热气球
2、添加
客观世界中的事物都存在固有的生理特性和外形特征。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在事物的原型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丰富画面的趣味性。例如为了帮助青蛙实现愿望,可以为他添加什么?
3、重复
重复是指将事物的某一局部不断地重复出现以突出或强调事物的某一个部分。例如骆驼身上重复出现了七个驼峰,可以储存更多的水和能量能在沙漠中行走的更远。这些动物或人物身上重复出现的部位,让他们的某一项功能或特点特别突出。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4、组合
一样事物的特点和另外一样事物的特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事物
三、未来的思考——
(一)教学情境的设置
情境的设置非常的关键,他是决定孩子们能不能尽情享受这个想象过程而顺畅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是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在执行的。
(二)创作的形式(体现目标的分层)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要让学生的个性飞扬,就得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创作形式的权利。因此在布置作业时,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应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创作形式。
举一个例子,在《这个地方有点怪》一课中,在最后的创作环节,我是以“一刀切”的形式对全体学生提出了统一的作业要求,即“请同学们尝试创作一个与众不同的奇幻世界”。“规定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同等难度的作业。这种统一的作业要求与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一部分学生一直不停地在问:老师,我不知道要怎么画。他们脑子里没有好的想法,而此时,如果降低作业难度,而对于有想法的学生,则实际上也阻碍了他们大胆发挥创意的机会。因此在面对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时,就彰显了分层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后来在听很多老师(余校长)给我评课的过程中,就提到作业分层的必要性。
1. 第一个层次:借助情境,以森林中的事物为原型进行想象添画。将重点落在以事物原型为基础,通过综合运用组合、添加、重复等想象方法进行创造添画。
2. 第二个层次:自由创作一个奇幻的世界。针对有想法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建议他们综合运用想象的方法自由创作一个奇幻的世界。
将作业分层,不同层次的作业形式与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保护每一个学习个体的心智发展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想象绘画课上建立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微问题的汇报,很多想法还非常不成熟、也期待各位老师和督导的建议,谢谢!